查看原文
其他

家在太原 | 桃园路杏林巷的排房往事

旭芳待来年 太原道 2020-02-09

太原道连连发出老太原人对自己生活过的街道小巷的回忆文章从而引发了我对幼时住棑房的追忆棑房现已被高楼所代替那邻里间的故事也成了历史。

 

1956年,我家从北门外的一个四合院搬出,我跟着一辆小平车走,小平车上是我家的全部财产。那时,市政府建了机关职工宿舍,我家分到了一间半平房,新建的宿舍是棑房,设东棑、中棑、西棑三个区,每区都有单数棑五户、双数棑房六户,我们分在西四棑三号,与在北门外时不同,这里是新建居民区,有个好听的名字,桃园路杏林巷,但是我却没见到附近有桃树、杏树,倒是新栽的杨柳依依、道路整洁,从新建路公交车站走到家也就五六分钟。


█ 桃园三巷桃园小游园


█ 杏林一条


█ 杏林一条2号


█ 杏林一条1号

 

我因从小住康乐保育院,住寄宿的九一小学,上学期间不在家住,而寒暑假有时是回家的,小院里不断变化着邻居,而我家从56年到86年竟在此地住了30年,我怎能忘掉那些老邻居呢。

 

一号是一间房,当初大约是给单身设计的,一位姓王的白面书生一样的青年人住着。暑假,他经常去饮马河垂钓,而我和二号的男孩路章就跟着他提上小水桶, 他以蚯蚓作诱饵挂在渔钩上,他挥着钓鱼杆甩出鱼线后,我们大气不出盯着水面,当他钓到小鱼,我们就雀跃欢呼, 胜利归来。

 

二号住着赵叔叔一家人。他的女人没有工作,是个能干的家庭主妇,赵叔叔是卫生局普通干部,每月工资六十元,那时也不算少了,但他有四个孩子,生活还是非常节俭,他的男孩就是前面提到的路章,比我高一年级,是新建路小学的少先队大队长,非常秀气、文雅、心灵手巧,我们在一起听小喇叭里孙敬修爷爷讲故事,他竟然会做木工活,锯子、斧子、刨子在他手里使用的很灵活,他还给小妹妹做了个婴儿车。他的妹妹,一个叫彩云,一个叫彩霞,在他上了高中后,妈妈还给他生了个小弟弟,这家人相亲相爱的,我从没有见老赵叔叔和婶婶有过一点不愉快,所以我也经常与他的孩子们玩耍。


█ 杏林四条

 

住棑房不像现在家里有厨房卫生间,那时的厨房只是在棑房每家房门外盖一个小厨房,大概也就二平方米,厕所是两排公共使用,每棑院里装有自来水管,与过去一桶一桶买水吃相比,已经感到十分方便了,然而到了寒冬腊月,水管必须用稻草包起来给金属管子保温,即使这样最寒冷时水龙头嘴还是会挂上冰凌,每天早上总是老赵叔叔烧一壶开水去浇水龙头,把冰化开,年年如此。棑房的空间除了走道,各家自觉划出了自留地,在这小小的面积里,有种花的,有种菜的,赵叔叔家在自己家前的空地建了个兔子窝。小白免蹦蹦跳跳的,惹得一院子小孩都围着小兔子。

 

四号起初住着一个年轻有为的马科长,当时才25岁,后来调到精神病医院任院长,他不常在家,那个家门总是锁着。而他在家时就常到我家与我父亲谈古论今,他与小孩子也玩得来,最多就是讲那些病人的故事。我们问他,怕不怕精神病人,他说,医生都是有专业知识的,对病人非常有耐心,精神病人不像常人想得那么可怕,不知为什么,年轻的马科长和老婆离了婚就搬走了。新搬来一个上海单身女人,她用二两肉就可以炒四样菜,实在是精细过人,我们院的女孩子很愿意聚在她的厨房参观她的厨艺。

 

我家可以记载的是我的姥姥,她是个小脚老太太,不折不扣的三寸金莲,我的姥姥最吸引人的是她的拉面活儿,当她拉拉面时,邻居主妇们都来学习,那柔软的面在她手里抻几下就细如挂面。当然,那个年代不是经常能吃到拉面的。家里吃饭分三等,一等是父亲和弟弟吃白面,二等是继母半粗半细,三等是姥姥和我就吃粗粮了。姥姥心善,每次在我吃了三等饭后会给我二角钱,让我买糖吃。所以在我心中从没怨恨过姥姥,我家门前种了十几种花,还栽了一棵花椒树,一棵黑枣树,曾经还养过十几只鸡。秋天花椒香味扑鼻,我们就打下给邻居分享。在这院里我家的经济状况最好,在三年困难时期,父亲曾带我们到晋阳饭店吃高价饭。然而,邻居们经常是粮食吃不到月终,钱也花不到领工资日,那时就会到我家来借一勺米或一碗面,或者借两元钱,我家是来者不拒,邻居们总是借一平勺,还一满勺,从没有赖帐的。


█ 杏林六条

 

五号住着老傅一家,老傅也是卫生局的干部。他的女人也是家庭妇女,家里有四个儿子,到我上高中后,他家又添了个小女儿。这家的三个儿子即是三条“狗”,大狗、二狗、三狗“七八岁的小子,吃死老子”,傅家阿姨成天为生计而犯愁,我记得她最深刻的一句话是“真是羡慕你家吃一顿饺子能买一斤肉呀。”我家吃饭是五口人,而她家偶然吃一次饺子,只能买半斤肉,却有六张嘴。文革期间发生了一件事使我至今不安。有一阵本市两派对立的厉害,影响到邻里关系,不知为什么事,有一天,傅家的二“狗”带着他的二个小兄弟到我家来说了些不敬的话,当时父亲不在家,我将这件事讲给了弟弟。没料到几天后,常住学校的弟弟突然带了十个小兄弟刮风一样冲到五号家,只一两分钟,就像一阵风又刮了去。当天晚上老傅来到我们家进门就向父亲跪下,口里说白处长饶了我们家吧!我父亲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我才给他讲原因,父亲听了直摆手摇头。不久,五号就搬家了。我也想不到平时很温和的弟弟发起威来竟如此出莽。

 

六号住着一位很有趣的人家,户主老任是位北京旧军人、起义人士,他平时话不多,人长得伟岸挺拔。他的妻子是青岛人,据说是大学毕业,但那时只是在蔬菜公司卖菜。他家有五个孩子,大儿子淘气得出奇,最爱打架惹事,每天都有小孩拉着家长来告状。小儿子是个白痴天才,到了二十岁,智力却还在五岁。这孩子成天追着巷里的小贩叫“爸爸”,可是他吹笛子却很棒。三个女儿都很乖,大女儿只比我小一岁,她叫鸿仪。她在自己家里办了个学校,教弟妹识字、唱歌。每天正规上课下课,还聘她父亲做了校长,很认真的样子。后来鸿仪果然做了小学老师,而且是一座名校的毕业班数学一级教师。


█ 杏林七条


█ 杏林七条5号

 

我们的棑房是两排一个公共厕所,所以四排与三排是相通的。三棑的邻居们与四棑也有些来往。特别是文革动乱期间社会治安不好,经常有派别间的“打砸枪”行动。邻居们仍然自动组织值班以防不测。三棑和四棑的住户就合起来棑值班。中学生们对此很感兴趣,值夜班的感觉竟像过大年,守夜还可以围着火炉做点夜宵,三棑五号的杨家有三个姑娘一个儿子,与我相处很投缘,老大与我同岁,同年中考,却没考上高中,上了会计学校,她们的妈妈也是家庭妇女,父亲虽然是个科长,一家人生活也必须精打细算。她家的小妹青萍小我六岁,却与我玩得来。三棑四号曾住过爷孙俩,爷爷当年九十二岁了,从不出门。孙子才是个中学生,据说那老人是平遥票号的当家人,山西金融史上旧中国很有名的银行董事长,是个传奇人物。只可惜我那时没有慧心,不曾与这位老人交谈,几十年后每一忆起就懊悔不已.

 

我们四棑后的五棑有一户人家,有8个孩子,我们熟悉的是小虎子他的妈妈虽然是个家庭主妇,却有祖传接骨技术,很是神奇。

 

六棑有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他家也是七狼八虎。放假期间各棑的孩子都会到巷里玩。所以彼此面熟。65年高考时,我到城里中学的考场参加考试,竟看到同一室内有我的西八棑一位姓欧阳的女孩,想不到她和我还是同一年级呢!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家在太原系列

家在太原01:太原城,太原人

家在太原02:爱在太原晨起日落每一时

家在太原03:太原的那些老槐树,傲然风雨忆沧桑

家在太原04:那一碗老太原炝锅面

家在太原05:太原那些“福寿安康”之地

家在太原06:记忆中的五一路先锋百货商店

家在太原07:怀念我的母校——回民小学东西校

家在太原08:太原有条智家巷

家在太原09:半个世纪如云烟,太原十二中记忆

家在太原10:桃园那几条巷

家在太原11:桃园一巷的那些事

家在太原12:行走五一路,寻找昔日的记忆

家在太原13:大濮府煤场散记

家在太原14:住在桃园二巷的日子

家在太原15:远去的钟楼街副食品市场,近半个世纪的记忆 

家在太原:桃园三巷的记忆

家在太原:傅家巷与傅山

家在太原:桃园四巷忆吃穿

家在太原:桃园路往事

家在太原:豆芽巷往事

家在太原:郭家巷往事

家在太原:那橘红色的府东街

家在太原:老军营,相知相处三十载

家在太原:记忆里的西缉虎营 

家在太原:少年的五一广场

家在太原:家住桃园三巷

家在太原:迎泽公园的记忆

家在太原:西缉虎营院里的牵牛花

家在太原:我心中的解放路

家在太原:太原的夏天

家在太原:太原的醋

家在太原:梅山记忆

家在太原:三代人的青年路小学

家在太原:太原七中,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

家在太原:难忘上马街

家在太原:饮马河边

家在太原:记忆中的西华门老街

家在太原:悠悠文庙上官巷

家在太原:杨家堡,都市里的村庄

家在太原:桥头街,我永远的乡愁

家在太原:家住太原五拐巷

家在太原:记忆中的上马街

家在太原:徜徉在迎泽大街上

家在太原:太原的秋天

家在太原:坡子街16号的小院情

家在太原:文瀛公园话今昔

家在太原 | 青年路上,那些飘逝的青春

家在太原 | 青年路上的点滴情怀

家在太原 | 记忆中的南海子

家在太原 | 青年路上的青春记忆

家在太原 | 记忆中的南海子

家在太原 | 我与宁化府益源庆之缘

家在太原 | 精营东边街那个消失的小院

家在太原 | 小五台,从梵音袅袅到书声朗朗

家在太原 | 双塔寺街的变迁

家在太原 | 大营盘,海校,师院……一座大院的百年变迁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文源巷东

家在太原 | 锦绣太原城的花木地名

家在太原 | 大关帝庙往事:庙里有个小学校

家在太原 | 大关帝庙往事:庙前那条街

家在太原 | 在西缉虎营小院听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搬家

家在太原 | 五福庵的记忆

家在太原 | 那些渐行渐远的老村名

家在太原 | 张小苏:后花园的变迁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游园时代,迎泽湖畔无处安放的青春

家在太原 | 消失的湖滨会堂,心中一段美丽的梦

家在太原 | 远去的水西关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杂院杂思

家在太原 | 太原地名中的园

家在太原 | 府西街,曾经瓦房满街

家在太原 | 究竟是新源里还是新原里?

家在太原 | 我和北十方院的最后时光

家在太原 | 三条因狭窄而得名的小巷

家在太原 | 散落在太原公园里的那些记忆

家在太原 | 消失的村庄:富民路18号

家在太原 | “后小河”与七一礼堂

家在太原 | 死而复生的大二府巷

家在太原 | 我见证的解放路的几次改造

家在太原 | 细数太原“马地名”

家在太原 | 说不尽的大关帝庙 

家在太原 | 三代迎泽桥,多少人和事

家在太原 | 太原的老旧书店

家在太原 | 迎泽湖畔少年宫,几代人的儿时记忆

家在太原 | 细说晋源那些新地名的历史源流

家在太原 | 太原那些消失的老地名

家在太原 | “韶九巷”名称探源

家在太原 | 四拗村——武家庄

家在太原 | 义井村的回声

家在太原 | 往事如烟典膳所

家在太原 | 寻访姑姑庵

家在太原 | 冶峪,抹不去的乡愁

家在太原 | 拥抱梅山

家在太原 | 遥想侯家巷

家在太原 | 程家村,矿机宿舍区的前生今世

家在太原 | 太原的那些老园子

家在太原 | 太原的那些老馆子

家在太原 | 姑姑庵六号,我的童年回忆……

家在太原 | 记忆中的宽银幕

家在太原 | 水西门外与镇水神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